元宵节赏灯是始于什么时期(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和寓意)
2023-10-11 21:08:01
•经典美文 •
阅读: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因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且古人常将夜晚称为“宵”,故而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经两千年时光融汇,历朝历代承传不息,至此已流传下了诸如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耍龙灯和吃元宵等传统习俗。
追溯元宵节本源,相传始于古印度佛教。
在佛经中记载,佛陀曾在正月中以神通大破六师外道,尤其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显示种种神变。因此,正月又被称作“神变月”,而正月十五这天,更被佛教徒们隆重纪念。在古印度,僧人们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观佛舍利、点灯供佛。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一经进入便发展盛大。汉明帝当时十分信仰佛教,他听说了正月十五的佛教传统后,便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这便是元宵节最初之雏形。后来,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传入民间,并发展壮大。
到了汉文帝时,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再到汉武帝时,也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另外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也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xhszuowen.com/lsqw/1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