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典美文

最好的作品来自最坚强的信念 | 成为作家

写作哲学问卷

你相信上帝吗?什么情景下?

你相信自由意志,还是宿命论?(虽然艺术家和宿命论者是一对相伴而生的矛盾,想象力会因此跌跌撞撞。)

你喜欢男人吗?女人呢?孩子呢?

你对婚姻怎么看?

你认为浪漫的爱情是陷阱和圈套吗?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再过一百年还是老样子”,是深刻还是肤浅?真实还是虚假?

你能想象到的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最大的灾难呢?

如果你发现你在给出那些伟大问题的确切答案时畏缩不前,那么你还没有准备好创作大题材的小说。你必须找到你能够下定决心的主题,作为你写作的基础。最好的作品来自最坚强的信念——看任何书架,都能证明此言不虚。

每一本书、每一位编辑、每一位教师都会告诉你:在创作道路上通往成功的关键是原创性。除此之外,他们很少深入阐发。如果你不断地提问,他们就会举例说某人的作品就具有所要求的“原创性”,而那些漫不经心的例子正是造成年轻作者经常犯错误的原因。“像威廉·福克纳那样要有原创性,”一位编辑会这样说。他的意思是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来强调他的建议;或者这样说:“看看赛珍珠,如果你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给我看!”刚才迫不及待向他提问的初学者对此类建议是非难辨,只好回家,费尽心思要写出一篇被称之为“精彩的福克纳式的故事”,或者“一部完美的赛珍珠式的小说”。

过很长时间会有一次——如果我作为编辑和教师的经验还算可靠的话,要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有一次——一个作家真的在他模仿的榜样那里找到了一些原创性的品质,他依葫芦画瓢写出一篇像样的故事。但是成百上千的失败者中才会偶尔出这么一个成功的模仿者。我从内心深处希望:套用别人的模式裁剪自己衣服的人都会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因为这不是通往原创的道路。

在你的写作生涯中越早明白下面这个道理越好。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能够作的贡献只有一个:为人类普遍的经验之池注入我们从各自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点滴体会。如果你能够和自己友好相处,能够而且愿意精确地说出你对任何一种情形或一个人的看法,如果你能够讲出一个好像包括地球上所有人在内只有你自己看到的故事,你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篇原创作品。

而这一点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却是一般作家最难做到的。部分原因在于:从读书之日起他就沉溺于别人的写作中,习惯于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这世界,这真令人悲哀。只是由于他想象力丰富且又容易受影响,才会偶尔做一件漂亮事,我们也才能读到一篇几乎接近原创、看起来不错的故事,或者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地从别人作品中衍生出来的模本。但是那些理解上的错误,那些对小说人物唐突的描写,其原因大多在于:作者没有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人物,而是借用福克纳、海明威、D.H.劳伦斯,或者伍尔芙的方式。

伟大的作家的优点恰恰在于,他们拒绝像他们的模仿者那样谦卑地人云亦云。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视角,都传达出了自己对世界的描写,他们的作品直接来自于没有偏离自我、没有经过扭曲的人格,像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直率而充满力量。

诚实是保持作品连贯性的最好源泉。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你清楚自己对生活中绝大多数主要问题的真正看法,你就能够写出诚实的、原创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故事。但是这些仅仅是“如果”,要想找到自己信念的根基,需要艰苦卓绝的挖掘。

通常的情况是:人们往往发现,一个初学者不愿意全神贯注于挖掘自己的思想,因为他对自己思想形成的过程很了解,他知道他今天的信仰不可能持续到明天还不改变。这让他处于一种观望等待的状态,他一直在等待最后智慧的到来。因为这种徘徊等待,他难以专心写作。当这成为一个真正困难的时候,而不简单是找一个神经官能症的借口无限期地推迟写作,一个作家就只能够写出粗略的大纲,写出一半故事却无法保证完成它,而很少能够写得更多了。

很显然,这种作家需要认识到:他的情况不是孤立的。要让他认识到:我们都需要继续成长,为了能够写下去,我们必须在目前已经建立的信仰的基础上写作。如果你不愿意诚实地写出你的观点,诚实地体现你目前的状态,尽管这也许远远不是你最终的信仰,你可能已经带着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抵达了你的临终之所,就像你二十岁时对宇宙的最终信念一样远未触及,而这世界依然尚未完成。

阿格尼丝·缪尔·麦肯齐在《文学的过程》中说:“你的爱和我的爱,你的愤怒和我的愤怒,相似之处那么多,足以让我们能够以同样的名词称呼它们;但是在我们的经历,以及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的经历中,它们绝不会完全相同。”不仅字面意思如是,艺术的基础和机遇也都如此。再比如,在一本《大西洋月刊》中,刊登了华顿夫人的《一个小说家的自白》:“事实上,只有两项基本法则:其一,小说家应该只处理他力所能及之事,无论字面上或是修辞上(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同义词);其二,一个主题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作者能够从中发现什么以及他发现的深度。”

通过一遍又一遍重温这些语录,你可能会最终相信:赋予你的写作以最终价值的是你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只要你写作时头脑清晰、思想诚实,就不会落入俗套。

本文选编自《成为作家》一书,多萝西娅·布兰德 著。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xhszuowen.com/lsqw/371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